oracle创建表空间

SYS用户在CMD下以DBA身份登陆: 在CMD中打sqlplus /nolog 然后再 conn / as sysdba //创建临时表空间 create temporary tablespace user_temp tempfile ‘D:oracleoradataOracle9iuser_temp.dbf’ size 50m autoextend on next 50m maxsize 20480m extent management local; //创建数据表空间 create tablespace test_data logging datafile ‘D:oracleoradataOracle9iuser_data.dbf’ size 50m autoextend on next 50m maxsize 20480m extent management local; //创建用户并指定表空间 create user username identified by password default tablespace user_data temporary tablespace user_temp; //给用户授予权限 grant connect,resource to username; //以后以该用户登录,创建的任何数据库对象都属于user_temp 和user_data表空间, 这就不用在每创建一个对象给其指定表空间了 撤权: revoke 权限… from 用户名; 删除用户命令 drop user user_name cascade; 建立表空间 CREATE TABLESPACE data01 DATAFILE ‘/oracle/oradata/db/DATA01.dbf’ SIZE 500M UNIFORM SIZE 128k; #指定区尺寸为128k,如不指定,区尺寸默认为64k 删除表空间 DROP TABLESPACE data01 INCLUDING CONTENTS AND DATAFILES; 一、建立表空间 CREATE TABLESPACE data01 DATAFILE ‘/oracle/oradata/db/DATA01.dbf’ SIZE 500M UNIFORM SIZE 128k; #指定区尺寸为128k,如不指定,区尺寸默认为64k 二、建立UNDO表空间 CREATE UNDO TABLESPACE UNDOTBS02 DATAFILE ‘/oracle/oradata/db/UNDOTBS02.dbf’ SIZE 50M #注意:在OPEN状态下某些时刻只能用一个UNDO表空间,如果要用新建的表空间,必须切换到该表空间: ALTER SYSTEM SET undo_tablespace=UNDOTBS02; 三、建立临时表空间 CREATE TEMPORARY TABLESPACE temp_data TEMPFILE ‘/oracle/oradata/db/TEMP_DATA.dbf’ SIZE 50M 四、改变表空间状态 1.使表空间脱机 ALTER TABLESPACE game OFFLINE; 如果是意外删除了数据文件,则必须带有RECOVER选项 ALTER TABLESPACE game OFFLINE FOR RECOVER; 2.使表空间联机 ALTER TABLESPACE game ONLINE; 3.使数据文件脱机 ALTER DATABASE DATAFILE 3 OFFLINE; 4.使数据文件联机 ALTER DATABASE DATAFILE 3 ONLINE; 5.使表空间只读 ALTER TABLESPACE game READ ONLY; 6.使表空间可读写 ALTER TABLESPACE game READ WRITE; 五、删除表空间 DROP TABLESPACE data01 INCLUDING CONTENTS AND DATAFILES; 六、扩展表空间 首先查看表空间的名字和所属文件 select tablespace_name, file_id, file_name, round(bytes/(1024*1024),0) total_space from dba_data_files order by tablespace_name; 1.增加数据文件 ALTER TABLESPACE game ADD DATAFILE ‘/oracle/oradata/db/GAME02.dbf’ SIZE 1000M; 2.手动增加数据文件尺寸 ALTER DATABASE DATAFILE ‘/oracle/oradata/db/GAME.dbf’ RESIZE 4000M; 3.设定数据文件自动扩展 ALTER DATABASE DATAFILE ‘/oracle/oradata/db/GAME.dbf AUTOEXTEND ON NEXT 100M MAXSIZE 10000M; 设定后查看表空间信息 SELECT A.TABLESPACE_NAME,A.BYTES TOTAL,B.BYTES USED, C.BYTES FREE, (B.BYTES*100)/A.BYTES “% USED”,(C.BYTES*100)/A.BYTES “% FREE” FROM SYS.SM$TS_AVAIL A,SYS.SM$TS_USED B,SYS.SM$TS_FREE C WHERE A.TABLESPACE_NAME=B.TABLESPACE_NAME AND A.TABLESPACE_NAME=C.TABLESPACE

ORACLE的SQLPLUS常用命令

一、ORACLE的启动和关闭 1、在单机环境下 要想启动或关闭ORACLE系统必须首先切换到ORACLE用户,如下 su - oracle a、启动ORACLE系统 oracle>svrmgrl SVRMGR>connect internal SVRMGR>startup SVRMGR>quit b、关闭ORACLE系统 oracle>svrmgrl SVRMGR>connect internal SVRMGR>shutdown SVRMGR>quit 启动oracle9i数据库命令: $ sqlplus /nolog SQLPlus: Release 9.2.0.1.0 - Production on Fri Oct 31 13:53:53 2003 Copyright (c) 1982, 2002, Oracle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SQL> connect / as sysdba Connected to an idle instance. SQL> startup^C SQL> startup ORACLE instance started. 2、在双机环境下 要想启动或关闭ORACLE系统必须首先切换到root用户,如下 su - root a、启动ORACLE系统 hareg -y oracle b、关闭ORACLE系统 hareg -n oracle Oracle数据库有哪几种启动方式 说明: 有以下几种启动方式: 1、startup nomount 非安装启动,这种方式启动下可执行:重建控制文件、重建数据库 读取init.ora文件,启动instance,即启动SGA和后台进程,这种启动只需要init.ora文件。 2、startup mount dbname 安装启动,这种方式启动下可执行: 数据库日志归档、 数据库介质恢复、 使数据文件联机或脱机, 重新定位数据文件、重做日志文件。 执行“nomount”,然后打开控制文件,确认数据文件和联机日志文件的位置, 但此时不对数据文件和日志文件进行校验检查。 3、startup open dbname 先执行“nomount”,然后执行“mount”,再打开包括Redo log文件在内的所有数据库文件, 这种方式下可访问数据库中的数据。 4、startup,等于以下三个命令 startup nomount alter database mount alter database open 5、startup restrict 约束方式启动 这种方式能够启动数据库,但只允许具有一定特权的用户访问 非特权用户访问时,会出现以下提示: ERROR: ORA-01035: ORACLE 只允许具有 RESTRICTED SESSION 权限的用户使用 6、startup force 强制启动方式 当不能关闭数据库时,可以用startup force来完成数据库的关闭 先关闭数据库,再执行正常启动数据库命令 7、startup pfile=参数文件名 带初始化参数文件的启动方式 先读取参数文件,再按参数文件中的设置启动数据库 例:startup pfile=E:Oracleadminoradbpfileinit.ora 8、startup EXCLUSIVE 二、用户如何有效地利用数据字典 ORACLE的数据字典是数据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随着数据库的产生而产生, 随着数据库的变化而变化,体现为sys用户下的一些表和视图。数据字典名称是大写的英文字符。 数据字典里存有用户信息、用户的权限信息、所有数据对象信息、表的约束条件、统计分析数据库的视图等。我们不能手工修改数据字典里的信息。 很多时候,一般的ORACLE用户不知道如何有效地利用它。 dictionary   全部数据字典表的名称和解释,它有一个同义词dict dict_column   全部数据字典表里字段名称和解释 如果我们想查询跟索引有关的数据字典时,可以用下面这条SQL语句: SQL>select from dictionary where instr(comments,’index’)>0; 如果我们想知道user_indexes表各字段名称的详细含义,可以用下面这条SQL语句: SQL>select column_name,comments from dict_columns where table_name=’USER_INDEXES’; 依此类推,就可以轻松知道数据字典的详细名称和解释,不用查看ORACLE的其它文档资料了。 下面按类别列出一些ORACLE用户常用数据字典的查询使用方法。 1、用户 查看当前用户的缺省表空间 SQL>select username,default_tablespace from user_users; 查看当前用户的角色 SQL>select from user_role_privs; 查看当前用户的系统权限和表级权限 SQL>select from user_sys_privs; SQL>select from user_tab_privs; 2、表 查看用户下所有的表 SQL>select from user_tables; 查看名称包含log字符的表 SQL>select object_name,object_id from user_objects where instr(object_name,’LOG’)>0; 查看某表的创建时间 SQL>select object_name,created from user_objects where object_name=upper(‘&table_name’); 查看某表的大小 SQL>select sum(bytes)/(1024*1024) as “size(M)” from user_segments where segment_name=upper(‘&table_name’); 查看放在ORACLE的内存区里的表 SQL>select table_name,cache from user_tables where instr(cache,’Y’)>0; 3、索引 查看索引个数和类别 SQL>select index_name,index_type,table_name from user_indexes order by table_name; 查看索引被索引的字段 SQL>select * from user_ind_columns where index_name=upper(‘&index_name’); 查看索引的大小 SQL>select sum(bytes)/(1024*1024) as “size(M)” from user_segments where segment_name=upper(‘&index_name’); 4、序列号 查看序列号,last_number是当前值 SQL>select * from user_sequences; 5、视图 查看视图的名称 SQL>select view_name from user_views; 查看创建视图的select语句 SQL>set view_name,text_length from user_views; SQL>set long 2000; 说明:可以根据视图的text_length值设定set long 的大小 SQL>select text from user_views where view_name=upper(‘&view_name’); 6、同义词 查看同义词的名称 SQL>select from user_synonyms; 7、约束条件 查看某表的约束条件 SQL>select constraint_name, constraint_type,search_condition, r_constraint_name from user_constraints where table_name = upper(‘&table_name’); SQL>select c.constraint_name,c.constraint_type,cc.column_name from user_constraints c,user_cons_columns cc where c.owner = upper(‘&table_owner’) and c.table_name = upper(‘&table_name’) and c.owner = cc.owner and c.constraint_name = cc.constraint_name order by cc.position; 8、存储函数和过程 查看函数和过程的状态 SQL>select object_name,status from user_objects where object_type=’FUNCTION’; SQL>select object_name,status from user_objects where object_type=’PROCEDURE’; 查看函数和过程的源代码 SQL>select text from all_source where owner=user and name=upper(‘&plsql_name’); 三、查看数据库的SQL 1、查看表空间的名称及大小 select t.tablespace_name, round(sum(bytes/(1024\1024)),0) ts_size from dba_tablespaces t, dba_data_files d where t.tablespace_name = d.tablespace_name group by t.tablespace_name; 2、查看表空间物理文件的名称及大小 select tablespace_name, file_id, file_name, round(bytes/(1024*1024),0) total_space from dba_data_files order by tablespace_name; 3、查看回滚段名称及大小 select segment_name, tablespace_name, r.status, (initial_extent/1024) InitialExtent,(next_extent/1024) NextExtent, max_extents, v.curext CurExtent From dba_rollback_segs r, v$rollstat v Where r.segment_id = v.usn(+) order by segment_name ; 4、查看控制文件 select name from v$controlfile; 5、查看日志文件 select member from v$logfile; 6、查看表空间的使用情况 select sum(bytes)/(1024*1024) as free_space,tablespace_name from dba_free_space group by tablespace_name; SELECT A.TABLESPACE_NAME,A.BYTES TOTAL,B.BYTES USED, C.BYTES FREE, (B.BYTES*100)/A.BYTES “% USED”,(C.BYTES*100)/A.BYTES “% FREE” FROM SYS.SM$TS_AVAIL A,SYS.SM$TS_USED B,SYS.SM$TS_FREE C WHERE A.TABLESPACE_NAME=B.TABLESPACE_NAME AND A.TABLESPACE_NAME=C.TABLESPACE_NAME; 7、查看数据库库对象 select owner, object_type, status, count(*) count# from all_objects group by owner, object_type, status; 8、查看数据库的版本 Select version FROM Product_component_version Where SUBSTR(PRODUCT,1,6)=’Oracle’; 9、查看数据库的创建日期和归档方式 Select Created, Log_Mode, Log_Mode From V$Database;

oracle中imp命令详解

oracle中imp命令详解

1. 获取帮助

imp help=y

2. 导入一个完整数据库

imp system/manager file=bible_db log=dible_db full=y ignore=y

3. 导入一个或一组指定用户所属的全部表、索引和其他对象

imp system/manager file=seapark log=seapark fromuser=seapark imp

system/manager file=seapark log=seapark fromuser=(seapark,amy,amyc,harold)

4. 将一个用户所属的数据导入另一个用户

imp system/manager file=tank log=tank fromuser=seapark touser=seapark_copy

imp system/manager file=tank log=tank fromuser=(seapark,amy)

touser=(seapark1, amy1)

5. 导入一个表

imp system/manager file=tank log=tank fromuser=seapark TABLES=(a,b)

6. 从多个文件导入

imp system/manager file=(paycheck_1,paycheck_2,paycheck_3,paycheck_4)

log=paycheck, filesize=1G full=y

7. 使用参数文件

imp system/manager parfile=bible_tables.par

bible_tables.par参数文件:

#Import the sample tables used for the Oracle8i Database Administrator’s

Bible. fromuser=seapark touser=seapark_copy file=seapark log=seapark_import

8. 增量导入

imp system./manager inctype= RECTORE FULL=Y FILE=A

#####

Oracle imp/exp

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exp help=y

Export: Release 9.2.0.1.0 - Production on 星期三 7月 28 17:04:43 2004

Copyright (c) 1982, 2002, Oracle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通过输入 EXP 命令和用户名/口令,您可以
后接用户名/口令的命令:

例程: EXP SCOTT/TIGER

或者,您也可以通过输入跟有各种参数的 EXP 命令来控制“导出”
按照不同参数。要指定参数,您可以使用关键字:

格式: EXP KEYWORD=value 或 KEYWORD=(value1,value2,…,valueN)
例程: EXP SCOTT/TIGER GRANTS=Y TABLES=(EMP,DEPT,MGR)
或 TABLES=(T1: P1,T1: P2),如果 T1 是分区表

USERID 必须是命令行中的第一个参数。

关键字 说明(默认) 关键字 说明(默认)
--------------------------------------------------------------------------
USERID 用户名/口令 FULL 导出整个文件 (N)
BUFFER 数据缓冲区大小 OWNER 所有者用户名列表
FILE 输出文件 (EXPDAT.DMP) TABLES 表名称列表
COMPRESS 导入到一个区 (Y) RECORDLENGTH IO 记录的长度
GRANTS 导出权限 (Y) INCTYPE 增量导出类型
INDEXES 导出索引 (Y) RECORD 跟踪增量导出 (Y)
DIRECT 直接路径 (N) TRIGGERS 导出触发器 (Y)
LOG 屏幕输出的日志文件 STATISTICS 分析对象 (ESTIMATE)
ROWS 导出数据行 (Y) PARFILE 参数文件名
CONSISTENT 交叉表的一致性 (N) CONSTRAINTS 导出的约束条件 (Y)

OBJECT_CONSISTENT 只在对象导出期间设置为读的事务处理 (N)
FEEDBACK 每 x 行的显示进度 (0)
FILESIZE 每个转储文件的最大大小
FLASHBACK_SCN 用于将会话快照设置回以前状态的 SCN
FLASHBACK_TIME 用于获取最接近指定时间的 SCN 的时间
QUERY 用于导出表的子集的 select 子句
RESUMABLE 遇到与空格相关的错误时挂起 (N)
RESUMABLE_NAME 用于标识可恢复语句的文本字符串
RESUMABLE_TIMEOUT RESUMABLE 的等待时间
TTS_FULL_CHECK 对 TTS 执行完整的或部分相关性检查
TABLESPACES 要导出的表空间列表
TRANSPORT_TABLESPACE 导出可传输的表空间元数据 (N)
TEMPLATE 调用 iAS 模式导出的模板名

在没有警告的情况下成功终止导出。

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imp help=y

Import: Release 9.2.0.1.0 - Production on 星期三 7月 28 17:06:54 2004

Copyright (c) 1982, 2002, Oracle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可以通过输入 IMP 命令和您的用户名/口令
后接用户名/口令的命令:

例程: IMP SCOTT/TIGER

或者, 可以通过输入 IMP 命令和各种参数来控制“导入”
按照不同参数。要指定参数,您可以使用关键字:

格式: IMP KEYWORD=value 或 KEYWORD=(value1,value2,…,vlaueN)
例程: IMP SCOTT/TIGER IGNORE=Y TABLES=(EMP,DEPT) FULL=N
或 TABLES=(T1: P1,T1: P2),如果 T1 是分区表

USERID 必须是命令行中的第一个参数。

关键字 说明(默认) 关键字 说明(默认)
--------------------------------------------------------------------------
USERID 用户名/口令 FULL 导入整个文件 (N)
BUFFER 数据缓冲区大小 FROMUSER 所有人用户名列表
FILE 输入文件 (EXPDAT.DMP) TOUSER 用户名列表
SHOW 只列出文件内容 (N) TABLES 表名列表
IGNORE 忽略创建错误 (N) RECORDLENGTH IO 记录的长度
GRANTS 导入权限 (Y) INCTYPE 增量导入类型
INDEXES 导入索引 (Y) COMMIT 提交数组插入 (N)
ROWS 导入数据行 (Y) PARFILE 参数文件名
LOG 屏幕输出的日志文件 CONSTRAINTS 导入限制 (Y)
DESTROY 覆盖表空间数据文件 (N)
INDEXFILE 将表/索引信息写入指定的文件
SKIP_UNUSABLE_INDEXES 跳过不可用索引的维护 (N)
FEEDBACK 每 x 行显示进度 (0)
TOID_NOVALIDATE 跳过指定类型 ID 的验证
FILESIZE 每个转储文件的最大大小
STATISTICS 始终导入预计算的统计信息
RESUMABLE 在遇到有关空间的错误时挂起 (N)
RESUMABLE_NAME 用来标识可恢复语句的文本字符串
RESUMABLE_TIMEOUT RESUMABLE 的等待时间
COMPILE 编译过程, 程序包和函数 (Y)
STREAMS_CONFIGURATION 导入 Streams 的一般元数据 (Y)
STREAMS_INSTANITATION 导入 Streams 的实例化元数据 (N)

下列关键字仅用于可传输的表空间
TRANSPORT_TABLESPACE 导入可传输的表空间元数据 (N)
TABLESPACES 将要传输到数据库的表空间
DATAFILES 将要传输到数据库的数据文件
TTS_OWNERS 拥有可传输表空间集中数据的用户

成功终止导入,但出现警告。

oracle的imp和exp的一些用法- -

Oracle8i/9i EXP/IMP使用经验
一、8i EXP常用选项

1、FULL,这个用于导出整个数据库,在ROWS=N一起使用时,可以导出整个数据库的结构。例如:

exp sys file=./db_str.dmp log=./db_str.log full=y rows=n compress=y direct=y

2、BUFFER和FEEDBACK,在导出比较多的数据时,我会考虑设置这两个参数。例如:

exp new file=yw97_2003.dmp log=yw97_2003_3.log feedback=10000 buffer=100000000 tables=WO4,OK_YT

3、FILL和LOG,这两个参数分别指定备份的DMP名称和LOG名称,包括文件名和目录,例子见上面。

需要说明的是,EXP可以直接备份到磁带中,即使用FILE=/dev/rmt0(磁带设备名),但是一般我们都不这么做,原因有二:一、这样做的速度会慢很多,二、现在一般都是使用磁带库的,不建议直接对磁带进行操作。至于没有使用磁带库的朋友可以考虑和UNIX的TAR结合使用。

如果你真想使用EXP直接到磁带,你可以参考Metalink文章“EXPORTING TO TAPE ON UNIX SYSTEMS”(文档号:30428.1),该文中有详细解释。

4、COMPRESS参数将在导出的同时合并碎块,尽量把数据压缩到initial的EXTENT里,默认是N,一般建议使用。DIRECT参数将告诉EXP直接读取数据,而不像传统的EXP那样,使用SELECT来读取表中的数据,这样就减少了SQL语句处理过程。一般也建议使用。不过有些情况下DIRECT参数是无法使用的。

5、如何使用SYSDBA执行EXP/IMP?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有时候我们需要使用SYSDBA来执行EXP/IMP,如进行传输表空间的EXP/IMP,以及在9i下用SYS用户来执行EXP/IMP时,都需要使用SYSDBA才可。我们可以使用下面方式连入EXP/IMP:

exp “‘sys/sys as sysdba’” file=1.dmp tables=gototop.t rows=n

6、QUERY参数后面跟的是where条件,值得注意的是,整个where子句需要使用””括起来,where子句的写法和SELECT中相同,如果是UNIX平台所有”和’都需要使用u26469屏蔽它们的特殊含义:

exp gototop/gototop file=1.dmp log=1.log tables=cyx.t query=”where c1=20 and c2=gototop”

如果是windows平台,则使用下面的格式:

exp c/c@ncn file=c.dmp log=c.log tables=t query=”””where id=1 and name=’gototop’”””

二、8i IMP常用选项

1、FROMUSER和TOUSER,使用它们实现将数据从一个SCHEMA中导入到另外一个SCHEMA中。

2、IGNORE、GRANTS和INDEXES,其中IGNORE参数将忽略表的存在,继续导入,这个对于需要调整表的存储参数时很有用,我们可以先根据实际情况用合理的存储参数建好表,然后直接导入数据。而GRANTS和INDEXES则表示是否导入授权和索引,如果想使用新的存储参数重建索引,或者为了加快到入速度,我们可以考虑将INDEXES设为N,而GRANTS一般都是Y。

另外一个EXP/IMP都有的参数是PARFILE,它是用来定义EXP/IMP的参数文件,也就是说,上面的参数都可以写在一个参数文件中,但我们一般很少使用。

三、Oracle9i EXP功能描述

Oracle9i EXP在原有的基础上新增了部分新的参数,按功能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OBJECT_CONSISTENT - 用于设置EXP对象为只读以保持对象的一致性。默认是N。

2、FLASHBACK_SCN和FLASHBACK_TIME - 用于支持FLASHBACK功能而新增。

3、RESUMABLE、RESUMABLE_NAME和RESUMABLE_TIMEOUT - 用于支持RESUMABLE空间分配而新增。

4、TTS_FULL_CHECK - 用于在传输表空间时使用依赖性检查。

5、TEMPLATE - 用于支持iAS。

6、TABLESPACES - 设置表空间导出模式。个人觉得对于一般用户而言,这个才是新增参数中最实用的一个,可以让用户在原来的FULL、OWNER、TABLES的基础上多了一种选择,使得EXP更加灵活。

四、不同版本的EXP/IMP问题?

一般来说,从低版本导入到高版本问题不大,麻烦的是将高版本的数据导入到低版本中,在Oracle9i之前,不同版本Oracle之间的EXP/IMP可以通过下面的方法来解决:

1、在高版本数据库上运行底版本的catexp.sql;

2、使用低版本的EXP来导出高版本的数据;

3、使用低版本的IMP将数据库导入到底版本数据库中;

4、在高版本数据库上重新运行高版本的catexp.sql脚本。

但在9i中,上面的方法并不能解决问题。如果直接使用底版本EXP/IMP会出现如下错误:

EXP-00008: ORACLE error %lu encountered

ORA-00904: invalid column name

这已经是一个公布的BUG,需要等到Oracle10.0才能解决,BUG号为2261,你可以到METALINK上去查看有关此BUG的详细信息。

BUG归BUG,我们的工作还是要做,在没有Oracle的支持之前,我们就自己解决。在Oracle9i中执行下面的SQL重建exu81rls视图即可。

CREATE OR REPLACE view exu81rls

(objown,objnam,policy,polown,polsch,polfun,stmts,chkopt,enabled,spolicy)

AS select u.name, o.name, r.pname, r.pfschma, r.ppname, r.pfname,

decode(bitand(r.stmt_type,1), 0,’’, ‘SELECT,’)

|| decode(bitand(r.stmt_type,2), 0,’’, ‘INSERT,’)

|| decode(bitand(r.stmt_type,4), 0,’’, ‘UPDATE,’)

|| decode(bitand(r.stmt_type,8), 0,’’, ‘DELETE,’),

r.check_opt, r.enable_flag,

DECODE(BITAND(r.stmt_type, 16), 0, 0, 1)

from user$ u, obj$ o, rls$ r

where u.user# = o.owner#

and r.obj# = o.obj#

and (uid = 0 or

uid = o.owner# or

exists ( select * from session_roles where role=’SELECT_CATALOG_ROLE’)

)

/

grant select on sys.exu81rls to public;

/

五、其他问题

本文只讨论了Oracle8i和9i中的EXP/IMP的一些情况,对于之前的版本,在8.0.X中,除了QUERY参数不能用外,其它差别不大。针对没有QUERY的情况,我们可以先在数据库中使用查询条件建立临时中间表,然后使用EXP导出这个中间表即可。至于Oracle7因为目前使用的人较少,gototop不打算在此做详细解释了,如果读者朋友有需求,你可以参考Metalink文档:“Overview of Export and Import in Oracle7”(文档号:61949.1)。关于EXP/IMP的详细参数信息你可以通过EXP/IMP HELP=Y来获得。

另外关于传输表空间的更多信息可以参考下面的Metelink文档,本文不再详述。

[NOTE:77523.1] Transportable Tablespaces – An Example to setup and use.

[NOTE:100698.1] Perform tablespace point-in-time recovery using Transportable Tablespace.

在进行并行EXP/IMP的时候,如果IMP过程建索引的话不建议同时运行5个以上的IMP,如果你想加快速度

关于小团队开发项目的一点建议

小团队开发项目,如果项目比较小的项目还行,如果遇到比较大一点的项目。可能就会因为战线拉的太长,各方面吃紧。导致项目一再延期。 如果面临这种情况,就不得不放弃一些东西。 1、所以要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的,放下次要的, 2、从功能的核心入手,不要打了八杆子还不见枣。要一针见血。从核心一步步向外延伸。作功能的累加。 3、

Android用sax读取XML时不能读取换行符号后面的内容的问题

使用SAX解析XML文档效率比较高,占用内存比较少,所以是Android中解析XML的首先方案。但使用SAX解析XML文档编写程序确不太方便,如果对SAX解析机制不太了解的话,很容易漏掉文本内容。 使用SAX解析XML主要用到的方法有以下3个: public void startElement(String uri, String localName, String qName, Attributes attributes) public void endElement(String s, String s1, String s2) throws SAXException public void characters(char[] arg0, int arg1, int arg2) 从字面意思可以猜出他们的作用。startElement:SAX解析XML文档遇到一个标签时会调用该方法,endElement是当遇到一个标签结果时调用此方法,characters:当遇到一个标签之间的内容时调用此方法。 一般来说按照上面的描述,写一个Handler是很容易的。但有一个问题容易忽视。一个标签之间的字符比较多时,或者字符串中包含有”n”等特殊字符时,就会出现字符丢失的现象。 Android用sax读取XML时 不能读取换行符号 后面的内容的问题 遇到这种问题不要怀疑SAX不能解析标签中含有”n”或字符比较多的XML。实际上是我们写的Handler是有问题的。SAX在解析XML时,当遇到一个标签中的内容比较多时,就会多次调用characters。所以我们在写Handler时要考虑到这种情况。就不会丢字符了。以下是一种解决方案:建立一个StringBuffer.每次遇到一个标签开始时就清空这个StringBuffer。在每次调用characters时都将字符放到StringBuffer中。在endElement时,StringBuffer中的内容就是一个标签中的完整字符串。

StringBuffer sb = new StringBuffer();

public void startElement(String uri, String localName, String qName,

Attributes attributes) throws SAXException {

sb.delete(0,sb.length());

}

@Override

public void characters(char[] arg0, int arg1, int arg2) throws SAXException{

sb.append(arg0, arg1, arg2);

}

public void endElement(String s, String s1, String s2) throws SAXException {

//TODO 此时StringBuffer中的内容就是标签内的完整字符串。

}

SQLITE数据类型

SQLite与其他常见的DBMS的最大不同是它对数据类型的支持。其他常见的DBMS通常支持强类型的数据,也就是每一列的类型都必须预先指定,但是SQLite采用的是弱类型的字段。实际上,其内部仅有下列五种存储类型:

NULL: 表示一个NULL值

INTEGER: 用来存储一个整数,根据大小可以使用1,2,3,4,6,8位来存储.

REAL: IEEE 浮点数

TEXT: 按照字符串来存储

BLOB: 按照二进制值存储,不做任何改变.

要注意,这些类型是值本身的属性,而不是列的属性.

但是为了和其他DBMS(以及SQL标准)兼容,在其create table语句中可以指定列的类型,为此,SQLite有个列相似性的概念(Column Affinity). 列相似性是列的属性,SQLite有以下几种列相似性:

TEXT: TEXT列使用NULL,TEXT或者BLOB存储任何插入到此列的数据,如果数据是数字,则转换为TEXT.

NUMERIC: NUMERIC列可以使用任何存储类型,它首先试图将插入的数据转换为REAL或INTEGER型的,如果成功则存储为REAL和INTEGER型,否则不加改变的存入.

INTEGER:和NUMERIC类似,只是它将可以转换为INTEGER值都转换为INTEGER,如果是REAL型,且没有小数部分,也转为INTEGER

REAL: 和NUMERIC类型 只是它将可以转换为REAL和INTEGER值都转换为REAL.

NONE:不做任何改变的尝试.

SQLite根据create table语句来决定每个列的列相似性.规则如下(大小写均忽略):

1. 如果数据类型中包括INT,则是INTEGER

2. 如果数据类型中包括CHAR,CLOB,TEXT则是TEXT

3. 如果数据类型中包括BLOB,或者没有指定数据类型,则是NONE

4. 如果数据类型中包括REAL,FLOA或者DOUB,则是REAL

5. 其余的情况都是NUMERIC

由上可知,对于sqlite来说 char,varchar,nchar,nvarchar等都是等价的,且后面最大长度也是没有意义的。但是对于其他DBMS却不是相同的。另外,列相似性仅仅是向Sqlite提出了一个存储数据的建议,即使实际存储的数据类型和列相似性不一致,SQLite还是可以成功插入的,下面给出一个例子来说明下以上论述,注意,这个例子需要在SQLite的命令行下运行,如果在SQLite Expert工具下执行,SQLite会进行一些额外的处理。要注意SQLite的这种特性可能会给SQLite的ADO驱动造成一些麻烦,因为.NET都是强类型的语言,必须把数据库中的字段转换为合适的类型,所以在插入数据的时候,还是应该严格的按照create table中的定义插入数据。

(2)自增列

在SQL Server中,只需要指定identity(1,1)就可以设定自增列,但是在SQLite中不支持这样做。在SQLite中,任何一张表都有一个字段类型是Integer,且是自增的,这个列是作为B树的索引的,它的名字是ROWID,如下图所示:

test2表虽然只有一列,但是ROWID列还是存在的。在程序中对任何一张表都可以使用ROWID作为自增列。不过这样可能导致和其他数据库的不兼容,SQLite中如果一个列的声明类型是Integer,并且是主键,那么这个列的名字就成为ROWID的别名。注意,声明类型必须是 Integer,而不能是int或bigint之类。例如:

注意上面例子的最后3条语句,它显示了SQLite默认的自增列算法是在当前表中最大的数再加1,这样可能导致的结果是ID被重复使用——当最后一条数据被删除的时候。这与SQL Server的Identity列的行为是不一致的,例如:

SQL Server会记住每一次插入的序号,哪怕它已经被删除了。要实现SQL Server 这样的效果,需要使用autoincrement关键字。如下例所示:

不过 autoincrement关键字不被SQL Server支持(我不知道SQL 92标准中是否有此关键字),同样SQL Server的 indentity关键字在SQLite中也无法使用,因为SQLite只要求声明类型必须是integer才可以启用自增列。所以,我想不出什么方法能使建库的脚本能够不加修改的被两种数据库使用。

(3) 日期函数

Sqlite的日期函数比较有特色,它的使用本质上是调用C的库函数strftime,基本使用方法如下:

(4) 不被支持的特性

用户自定义函数,存储过程

外键的约束(不过可以通过自定义触发器来替代)

right out join , full out join

grant revoke

SQLITE数据类型  SQLite与其他常见的DBMS的最大不同是它对数据类型的支持。其他常见的DBMS通常支持强类型的数据,也就是每一列的类型都必须预先指定,但是SQLite采用的是弱类型的字段。实际上,其内部仅有下列五种存储类型:  NULL: 表示一个NULL值  INTEGER: 用来存储一个整数,根据大小可以使用1,2,3,4,6,8位来存储.  REAL: IEEE 浮点数  TEXT: 按照字符串来存储  BLOB: 按照二进制值存储,不做任何改变.  要注意,这些类型是值本身的属性,而不是列的属性.  但是为了和其他DBMS(以及SQL标准)兼容,在其create table语句中可以指定列的类型,为此,SQLite有个列相似性的概念(Column Affinity). 列相似性是列的属性,SQLite有以下几种列相似性:  TEXT: TEXT列使用NULL,TEXT或者BLOB存储任何插入到此列的数据,如果数据是数字,则转换为TEXT.  NUMERIC: NUMERIC列可以使用任何存储类型,它首先试图将插入的数据转换为REAL或INTEGER型的,如果成功则存储为REAL和INTEGER型,否则不加改变的存入.  INTEGER:和NUMERIC类似,只是它将可以转换为INTEGER值都转换为INTEGER,如果是REAL型,且没有小数部分,也转为INTEGER  REAL: 和NUMERIC类型 只是它将可以转换为REAL和INTEGER值都转换为REAL.  NONE:不做任何改变的尝试.  SQLite根据create table语句来决定每个列的列相似性.规则如下(大小写均忽略):  1. 如果数据类型中包括INT,则是INTEGER  2. 如果数据类型中包括CHAR,CLOB,TEXT则是TEXT  3. 如果数据类型中包括BLOB,或者没有指定数据类型,则是NONE  4. 如果数据类型中包括REAL,FLOA或者DOUB,则是REAL  5. 其余的情况都是NUMERIC  由上可知,对于sqlite来说 char,varchar,nchar,nvarchar等都是等价的,且后面最大长度也是没有意义的。但是对于其他DBMS却不是相同的。另外,列相似性仅仅是向Sqlite提出了一个存储数据的建议,即使实际存储的数据类型和列相似性不一致,SQLite还是可以成功插入的,下面给出一个例子来说明下以上论述,注意,这个例子需要在SQLite的命令行下运行,如果在SQLite Expert工具下执行,SQLite会进行一些额外的处理。要注意SQLite的这种特性可能会给SQLite的ADO驱动造成一些麻烦,因为.NET都是强类型的语言,必须把数据库中的字段转换为合适的类型,所以在插入数据的时候,还是应该严格的按照create table中的定义插入数据。  (2)自增列  在SQL Server中,只需要指定identity(1,1)就可以设定自增列,但是在SQLite中不支持这样做。在SQLite中,任何一张表都有一个字段类型是Integer,且是自增的,这个列是作为B树的索引的,它的名字是ROWID,如下图所示:  test2表虽然只有一列,但是ROWID列还是存在的。在程序中对任何一张表都可以使用ROWID作为自增列。不过这样可能导致和其他数据库的不兼容,SQLite中如果一个列的声明类型是Integer,并且是主键,那么这个列的名字就成为ROWID的别名。注意,声明类型必须是 Integer,而不能是int或bigint之类。例如:  注意上面例子的最后3条语句,它显示了SQLite默认的自增列算法是在当前表中最大的数再加1,这样可能导致的结果是ID被重复使用——当最后一条数据被删除的时候。这与SQL Server的Identity列的行为是不一致的,例如:  SQL Server会记住每一次插入的序号,哪怕它已经被删除了。要实现SQL Server 这样的效果,需要使用autoincrement关键字。如下例所示:  不过 autoincrement关键字不被SQL Server支持(我不知道SQL 92标准中是否有此关键字),同样SQL Server的 indentity关键字在SQLite中也无法使用,因为SQLite只要求声明类型必须是integer才可以启用自增列。所以,我想不出什么方法能使建库的脚本能够不加修改的被两种数据库使用。  (3) 日期函数  Sqlite的日期函数比较有特色,它的使用本质上是调用C的库函数strftime,基本使用方法如下:  (4) 不被支持的特性  用户自定义函数,存储过程  外键的约束(不过可以通过自定义触发器来替代)  right out join , full out join  grant revoke

Android创建sdcard详细图解

Android创建sdcard步骤一、cmd进入tools目录输入mksdcard -l mycard 100M F:mysdcard.img 1. mycard命令可以使用三种尺寸:字节、K和M。如果只使用数字,表示字节。后面还可以跟K,如262144K,也表示256M。 2. mycard建立的虚拟文件最小为8M,也就是说,模拟器只支持大于8M的虚拟文件。 3. -l命令行参数表示虚拟磁盘的卷标,可以没有该参数。 4. 虚拟文件的扩展名可以是任意的,如mycard.abc。 5. mksdcard命令不会自动建立不存在的目录,因此,在执行上面命令之前,要先在当前目录中建立一个card目录。 6. mksdcard命令是按实际大小生成的sdcard虚拟文件。也就是说,生成256M的虚拟文件的尺寸就是256M,如果生成较大的虚拟文件,要看看自己的硬盘空间够不够哦! Android创建sdcard步骤二、激活sdcard 1.命令行输入:emulator -avd my_android1.5 -sdcard F:mysdcard.img 我在命令行输入激活不了,不知为什么!待解决! emulator: ERROR: the user data image is used by another emulator. aborting 2.如果在开发环境(Eclipse)中,可以在Run Configuration对话框中设置启动参数 Android创建sdcard设置启动参数 或者在Preferences–>Android–>Launch加入 Android创建sdcard操作图解 Android创建sdcard步骤三、sdcard中加入内容 F:android-sdk-windows-1.5_r3tools>adb push E:Xunleigive.mp3 /sdcard/give.mp3

待写博客

1、Activity的生命周期 2、SQLite数据类型 SQLite允许忽略数据类型,但是,仍然建议在Create Table语句中指定数据类型,因为数据类型有利于增强程序的可读性。SQLite支持常见的数据类型,如VARCHAR、NVARCHAR、TEXT、 INTEGER、FLOAT、BOOLEAN、CLOB、BLOB、TIMESTAMP、NUMERIC、VARYING、CHARACTER、 NATl0NAI, VARYINGCHARACTER。 3、Android设备将发布时会有一个内部的SQLite数据库。这个数据库的目的是允许用户和开发者一个可以在活动中储存信息的地方。 4、sax 读取多行文本时,不能读取换行符号后面的内容 CDATA部分: 之前说过在在文档中,如果包含&等这样的字符,我们就要转义,用实体引用.但是,如果在较大的文档中,我们不想遍历每个无效的字符,也就是说,我们不想一个个的查看字符,然后将不合法的转义,那么我们就可以将他们包装到CDATA中,进行批量的转义,如,下面的就不合法: 1. I don’t know how to use “<” and “&” in xml 复制代码 因为在上面的PCDATA中直接用了”<” 和”&”,所以次XML不合法.但是我们可以用下面的: 1. 复制代码 以上就合法了,一般使用CDATA转义那些可能包含非法字符的大段的XML文本.除此之外,还可以将这和规则添加到DTD和 XML Schema中,我们以后会说的. 注意:用””还包含你的文本 . 5、ListView 滚动到底部装载下面数据,用户startManagerCurror管理curror. 6、程序员开发时,一点建议:一个模块在开发到一定阶段,要梳理一下当前的进度,剩余没有完成点,越细越好,越具体越好,不要概括,比如:注册用户时用户名字还没有作重复性验证,产品还不能删除等具体到一点的内容。这样明确了当前面临的任务,就不会像没有头的苍蝇东做一点西做一点, 7、Flex 分页组件,数据的持久化。(结构化到对象,对象到结构化) 8、WEB应用查找问题解问题的一般方法,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9、化装品展示系,开发组件 10、网址网,允许公众增加网址。根据点击点排名。分类。不能重复加,吸引草根网站。名字命名为草根网址

中国设备商忙建Android应用商店 谷歌如何赚钱

  孙燕飚   [ 大家都可以免费使用Android操作系统,而第三方应用程序商店也使谷歌无法获得更多收入。谷歌如何从中获利? ]    苹果模式移动互联网时代爆红使其终端和平台模式都成为业内模仿对象。在平台上,Android可以算是有力挑战者。   但是《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发现,使用Android系统中国设备商都在自建应用程序商店,在中国,第三方应用程序商店也非常普遍。与完全封闭的苹果模式相比,谷歌为何有如此大的区别呢?   第三方应用程序商店   谷歌CEO埃里克·施密特此前表示,每天激活35万部Android终端,拥有170种兼容的设备,与27家原始设备制造商、169家运营商在69个国家合作,并且应用程序商店有超过15万种软件——这一数字在九个月里增长了2倍。   施密特并没有解释清楚Android平台模式和苹果APP Store的本质不同。在苹果模式中,去年上半年APP Store收入22亿美元,苹果和开发者三七分成,苹果可以将6.6亿美元收入囊中。但谷歌Android模式或许并不相同,在中国设备制造商更多选择了自建应用程序商店模式。   “康佳智能电视的Android的应用商店会自己建,不会借助第三方力量。”康佳集团彩电事业部研发中心系统软件所所长裴来隆3月14日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虽然谷歌主导了Android智能终端操作系统,但谷歌Android Market并没有进入中国,包括谷歌地图等服务也没有进入中国,这给Android终端厂家留下很多机会,“如果谁的Android的应用商店得到更多用户和开发者支持,谁就有可能在其中找到新的盈利点。”   同样基于此,李开复离开谷歌后创办的创新工场,其打造的最大项目——点心,就瞄准了Android手机应用的通道。点心智能操作系统COO黄庄表示,点心是想成为移动互联网内容和应用的通道,通过与应用内容提供商收入分成方式来盈利。   而创新工场已公布的“豌豆荚手机精灵”、““掌上应用汇”、“魔图精灵”等正在研发的项目和未来将要开发的项目,都可以通过点心这一通道,顺利流向最终的移动互联网用户。   最先由TCL和长虹投资的广州欢网,也瞄准了Android电视的应用通道。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目前仅仅一年时间,全球已有300家Android应用商店,其中中国有50家,还以每年30%速度在增长。   盈利模式待解   大家都可以免费使用Android操作系统,而应用程序商店自建也使谷歌无法获得更多收入。谷歌如何从中获利?   “其实Android Market在中国也可以访问和下载,只是付费方式还存在问题。”艾媒咨询总经理张毅表示,目前谷歌并没有强推Android Market,任由第三方应用商店成长,主要也是让Android终端和应用快速普及。   “第三方应用商店希望的盈利模式有三种,一是与开发者分成,二是植入广告,三是帮助开发者推广,收取推广费用。”张毅表示,由于现在大家的规模都有限,具体的盈利模式还在摸索中。   “太多的第三方Android应用商店,导致Android应用散落在大海里一样,用户很难找到想要的应用。”黄庄也并不看好太多第三方应用商店模式。   而这可能也是谷歌早已预料的结果,因为能像苹果APP Store一统江山,可能还只有缔造Android的谷歌。   张毅透露,谷歌大中华区有关负责人曾向他表示,谷歌绝对不会免费提供Android,在Android应用商店上,谷歌有自己的布局和计划。   而在越来越多的终端上植入所有谷歌应用,包括搜索、邮件、文档等工具,或许会让谷歌仍然成为移动互联网领域最大的广告平台。